江山靈秀
,月露高華——茅台鎮鄒氏酒坊
談起茅台酒
,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“飛天”
、“五星”
,而真正喜歡酒的人
,必然會知道
,茅台鎮的幾大派係
。除賴茅外
,“王氏”
、“成氏”
、“榮氏”
、“鄒氏”都頗有名氣
。而其中
,鄒氏除釀酒為人所熟知外
,給人更多的印象是“書香門第”
。
鄒氏
,源於帝姓薑姓
,自古就是名門望族
,人才輩出
。正向這句詞裏說的:“道氣稟江山之靈秀
;詩章奪月露之高華
。”上句指明代大臣鄒元標
,字爾瞻
,九歲通五經
;萬曆年間十進士
,官刑部右侍郎
;後因與魏忠賢不和
,退而建首善書院
。下句指宋代奉議郎鄒定
,字信可
,新興人
,以詩聞名
。而往上追朔
,後隨著時間的演變
,鄒氏族人從中原開始向周邊遷徙
,其中有一支來到了黔北地區
,並在此紮根
、繁衍
,逐漸成為當地一大望族
。
時至清朝道光年間
,鄒氏在茅台鎮已有數百族人
,族中“秀才”十餘人之多
。其中
,不乏好酒之人
。其中某位秀才名鄒洵
,追朔詩仙太白之路
,更是得酒與詩的真諦
,後潛心研究茅台回沙醬香釀藝
。如清代《舊遵義府誌》所載
,“茅台鎮燒房不下二十家
,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
。”其中
,便有鄒氏的一份功勞。
當時
,茅台鎮釀製的大曲酒已自成體係
,口感獨特
,飽受好評
;但鄒洵卻並不滿意
,他認為
,真正的美酒,要色香韻俱全
,耐人回味
。為此
,他根據自己多年品酒所得
,結合當地特有的水文地理因素
,多次嚐試
,曆經二十年
,終於悟出獨具特色的“回沙”工藝
。又經數十年的不斷完善
,發現 “回沙”七次效果最佳
,成為鄒氏獨特的“七次醬藝”
,並代代傳承至今
。
鄒洵創造的“七次醬”工藝
,雖然減少了出酒量
,但卻讓醬香白酒的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
。可惜
,彼時家族並不以釀酒為生
,一些傳承
、手劄一度被束之高閣
。
幸而
,多年之後
,“釀酒”的“匠人”已被社會所認可
,而不是像百年前的“士
、農
、工
、商”一樣
,處於社會的底端
。這也讓蒙塵多年的鄒氏釀藝得以發揚光大
。從而演變成現在的“鄒記福”
。而鄒記福沒有忘記家族的祖訓,用“做學問”的態度來釀酒
,來研發
,來改進
,心懷敬畏
。
取江山靈秀之神韻
,得月露光華之風采
,始得傳世佳釀之美譽
。